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为了降低债务成本,一些银行已停止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
2025年11月7日 07:35 来源:中国证券报记者 陈璐
●记者陈璐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社区银行宣布,自11月5日起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记者调查发现,暂停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在业内较为罕见。业内专家表示,业界的共识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和淘汰高成本存款产品来降低债务成本。长期来看,银行业必须从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进行合作,实施综合策略,探索稳定利差的有效途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许多银行的 ct 仍然可用。据蒙古银行农村银行在土木特右牌发布的公告称,该行将综合考虑同业机构利率水平,调整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并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目前该行还提供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为1.10%。分别为1.30%、1.45%、1.55%和1.85%。虽然不少银行已停止销售五年期存单,但停止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在业内相对较少。不少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仍在销售,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长短期存款“倒挂”。 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没有利率优惠。北京丰台区平安银行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表示,该行的特殊高息存款产品不再包含五年期产品,定期存款产品仍包含利率较低的五年期产品。北京西城区工商银行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该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3%,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5%。中信银行北京西城区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行目前持有的存款期限为5年期,利率为1.35%。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高,为1.75%,但分期付款相对紧张。银行不时设定配额,客户可以向其客户经理预订配额。降低长期债务成本 对于部分银行停止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的现象,邮储银行研究员卢飞盆表示,原因可能是银行债务融资的不确定性。预期利率趋势。为了降低负债成本,银行根据负债结构降低长期债务水平。从行业数据来看,目前银行净息差普遍承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有所下降。二季度城市和区域商业银行净息差与一季度持平。为缓解息差压力,近两年银行存款利率经历了多次调整。全部。目前,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均低于2%。过去吸引中小型银行高利率的ct储户,也不断降低存款利率。据记者了解,当地不少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都在2%以下。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降低存款利率、降低债务成本是当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银行根据市场竞争、客户定位、债务结构等多种因素,以不同的利率和幅度调整存款利率。一些银行调整了存款证、定期存款和其他产品的发行计划(例如减少发行规模或下架部分产品),主要是为了降低存款利率和债务成本。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银行需要通过扩大非利息收入来努力稳定营业损益,同时努力稳定息差。ET 和负债。董小苗表示,商业银行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利润率压缩压力。除降低存款利率外,商业银行还应继续降低利息补贴和非存款利息费用,进一步降低存款隐性成本。在近期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多位银行高管表示,针对利差问题,我们推出了一些方法,探索稳定表两端利差的方法。例如,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盛立龙表示,针对结构性变化,该行持续优化资产配置,降低不盈利同业资产比例,提高盈利贷款、金融投资等核心资产比重,对净息差产生正向影响。目前,索姆的利差上市银行正显示出改善的迹象,尽管幅度不大。市场预计,受政策支持和银行积极降低债务成本的影响,银行利差表现将保持稳定。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杨家辉预计,2026年利差将同比下降5个基点。利差收窄将有助于净利息收入增长由负转正。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