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郭继川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关于采集制造企业金融需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始采集制造企业金融需求信息。 《通知》指出,复苏的对象企业是信贷、债券、股票、保险、股市上市、并购等有融资需求的制造业,并提出四个方面的服务支持。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与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协作,会同各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完善企业标签等信息,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推送企业融资需求,努力持续监控融资耦合状况。推进城市产业合作试点,加强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合作,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工信部正在加强与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这种部门间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好处。从以往的成功案例来看,在部分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密切配合与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共享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精准识别具有发展潜力但面临资金困难的制造企业集群。袁帅补充道:“通过将企业的融资需求快速传达给相关金融机构,持续监控融资对接情况,我们也显着提高了财务效率。”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资服务。加强“试点保险+研发贷”、“试点保险+贷款”等综合服务模式金融工具与高水平制造业试点平台、业务发展平台的融合。完善“科技产业金融融合”专项业务体系,与证券交易所运营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报价培育等,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民投资首席投资官、股权顾问张翠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不少科技型制造业通过与证券交易所的合作,获得了上市培训和专业指导,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体系更加完善,市场竞争力更强。一些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扩大生产 能力,并取得快速发展。三是对大企业,国家产业金融合作平台工作组将配备专人进行监控和便利对接。我们将与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金融机构利用贷款、债券、股票、保险等多种工具,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合适的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最后,创新因地制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向金融需求集中地区、集团先进制造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开展“一城一策”投融资行、组织城市产融合作试点等有针对性的对接活动,提高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可及性和便捷性。张翠霞表示:“《通知》提出的服务支持内容延伸到多方协调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融资,致力于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制造业企业金融支持体系。该系统将有效解决制造业的财务问题。 “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