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光天化日之下,仅仅七分钟就有八件财宝被盗,窃贼却安然无恙。这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10月19日在法国卢浮宫发生的一起抢劫案。这个消息传出后,全世界都震惊了。无数人感叹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防盗系统竟然“一目了然”。事实上,自从卢浮宫向公众开放以来,安全问题就从未远离。 1911 年 8 月 21 日博物馆闭馆后,卢浮宫最珍贵的杰作《蒙娜丽莎》消失了,墙上只留下了四颗钉子。警方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一名意大利工匠,他把这幅画藏在工作服里,从容地从现场拿走。虽然莫娜经过调查和外交谈判,丽莎最终被送回卢浮宫,但这一事件仍然让管理层感到尴尬。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蒙娜丽莎》屡遭破坏,每一次都迫使卢浮宫加强保护。这些画现在被放置在防弹玻璃后面,并由栏杆隔开。 1998年,法国画家柯罗的名画《塞夫尔之路》被剪掉,只留下一个空框。事件发生后,卢浮宫紧急加装了防盗玻璃,增派了工作人员和安全摄像头,并加强了入园时的安全检查。只有那时人们才学习。事实证明,卢浮宫的闭路电视系统存在许多盲点,多个区域的摄像机内容无法完全监控,即使是从客厅的中央控制。 2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对卢浮宫的安全能力感到担忧。法国审计长的一份报告发现卢浮宫800多个展览室中约有三分之一没有有效的摄像头,而且一些设备太旧而无法正常运行。该报告原定于今年12月发布,但此前在抢劫事件发生后被媒体曝光,再次引发舆论热议。确实存在安全风险。不就是卢浮宫吗?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究其原因,缺钱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立高质量的安全体系并不容易。无论是训练有素的安全团队还是最先进的设备(例如红外探测、电子访问控制和 CIF 锁定系统),都需要大量投资。美术馆在“让最多的人欣赏艺术”和“保证运营和安保成本”之间确实很难取得平衡。大英博物馆被认为是最富有的博物馆之一。大约70%的资金来自这些资金来自政府资金,但由于巨大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这些资金仍然稀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如此。过去,试点推出“自愿缴费”政策,加剧了入不敷出的情况。 2017年,赤字达到4000万美元,有必要转向强制税率。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为严峻。 2010年,梵高的《罂粟花》在埃及马哈茂德哈利勒现代艺术博物馆被盗。调查显示,大楼内40多个摄像头中只有7个能正常工作,警报系统也不起作用。缺乏资金也是一个因素。 。回到卢浮宫抢劫案,背后的问题更加微妙。有法国媒体批评卢浮宫没有“资金”,而是“偏离了花钱的方向”。虽然其大部分预算用于特殊庆祝活动和前禁令、安全资金不断减少。法国文化评论家穆勒坦言:“卢浮宫管理层并不认为文化遗产的安全是绝对优先事项。” “大型庆祝活动和特别展览正在牺牲日常安全。”与此同时,游客的增加也让博物馆的安全压力倍增。 2024年,卢浮宫参观人数预计将达到870万人次。相反,员工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当地工会指出,过去 15 年里卢浮宫的就业人数下降了约十分之一。长时间轮班带来的工作强度加大和疲惫不堪,让保安人员难以集中注意力。卢浮宫抢劫案提醒世人,博物馆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只有时刻保持敬畏和警惕,才能保护人类文明的瑰宝。ROM灰尘。 (作者:袁勇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富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