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中国经济杂志:通过阅读积聚前进的力量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书籍是文明的载体,阅读是文化底蕴的延续。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从2026年起将每年4月第四周确定为“全民阅读活动周”。这表明全民阅读从国家战略层面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读书看似是个人的小事,其实是国家大事。如何不断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读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我们连续12年将“大众阅读”纳入《政府活动报告》,并在各地积极开展图书节、读书季等活动。从公共图书馆、农书店、实体书店等实体空间的兴起,到数字阅读平台的日益普及……放眼全国,“我喜欢读书、我读好书、我擅长读书”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全国人民都好学、好学生,努力获取和运用一切科学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这是这个国家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10位。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背后就是民族的未来。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需要获得算法所没有的人工智能技能、洞察力和判断力,通过阅读提高认知能力,以免被人工智能的“正经八卦”所迷惑。无论是文化创意还是科技逻辑的创新,离不开读书。这也是“全民读书活动周”创办的意义所在。读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思考。知识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智慧让我们面对风浪有决心、有眼光。以“十四五”为例,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极其不平凡、不平凡的。是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困难吗?面对诸多艰难挑战,我国改革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这些进步和认识与实践的深化,以及各领域经验的创造与积累,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人力资源的全方位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个时期,我们又如何能够满怀信心地前进呢?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英石。而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备受关注的“十五五”规划。政策之间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以与健康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领域为例。在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粮食援助、康复护理等严重的家庭护理需求是就业创业的机会。一些学校开设了家政课程,毕业生“放鸟飞翔”。从大局来看,我认为只要坚持提供多种服务、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战略基础,还是有很大潜力的。老百姓如果顺着国家战略的方向认真思考、努力,他们的生活自然会过得很好。当然,在数字时代,社会的速度很快,所以n坐下来耐心地阅读这本书并不容易。阅读的范围可以从“手中的一本书”到“屏幕上的数千本书”。不管是什么媒介,只要能吸收营养、激发思考,就值得称赞。 “碎片化”不可避免,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优质文化内容的追求。传统纸质阅读仍然是重要的阅读形式,适合细读。因此,即使数字阅读越来越普及、发展很快,我们也不应该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更不应该轻易放弃。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耐心阅读,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自己”。 (中国经济网评论委员 小方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正在接受投稿。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cn(re将# 与@ 放在一起)。更多信息请参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
(编辑:吴晓娟)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